老建築裡融入新的創意,會是什麼樣子?田子坊就是這樣子的一處地方。
看過新天地那樣古今合一的時髦過後,老瓶裝新酒的田子坊,所帶給人的卻是更大的驚奇。
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,原本只是打浦橋地區的一處馬路市集,自1998年區政府開始實行馬路市集入室的政策,將康泰路原來遇到下雨便滿是泥濘的路面重新鋪設,老石庫門住宅整建後,開始吸引文化產業的進駐,之後也有許多的藝術家進入,像是畫家陳逸飛和攝影師爾冬強,使康泰路以藝術街的姿態,成為上海新一代的人氣旅遊景點。
怎麼不遠處有一個極為眼熟的招牌!?
及時出現的COMEBUY,不但讓我們倍感親切,也讓已經熱到不行的我們,瞬間暢快!!
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
被稱為「田子坊」的是210弄這條小巷子,是藝術家剛開始進駐也是最為聚集的地方。「田子坊」這個名字,就是畫家黃永玉給起的,取的是「田子方」的諧音。據說這個田子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有案可查的畫家,在田子方裡加個「土」,便代表了這裡是文化人的聚集之地,所以,田子坊這個名字,完完全全符合了如此的藝術氛圍。
不知裡頭有多少驚奇在等著我們
泰康路這裡其實原來聚集了很多廠房和工作室,如今這些弄堂工廠,不但保留了原來的老建築,更由於藝術的注入,以新姿態重獲新生,很令人欣慰。
初期進駐的攝影師爾冬強所開的工作室,就在入口的不遠處。
聽說,在上海爾冬強比那知名的演員爾冬陞還要來的有名,不過我是不認識啦,或許回去後可以好好的來研究研究,這位知名攝影師的作品。
走在田子坊弄堂,每個櫥窗,每個角落的創意發想,似乎都能讓人會心的ㄧ笑。
生了翅膀的小豬,有什麼樣的夢想呢?
期待我們都能天天向上!!
這位仁兄的老祖宗,目前也正來台灣展出中,瞧他手舞足蹈多開心
大部分的店家,除了要在商品上有創意,在店面的外觀上也設計的很有個性
老闆說,這裡禁止拍照...但我還是拍了
有趣的是,這裡現在依然住著一般居民,所以不時可見洗好的衣服內褲,就這樣大剌剌的掛在牆頭的欄杆上,形成一幅很有趣的景象
新天地為了保留石庫門的建築形式,大肆翻修,總覺得失去了原來的感覺。田子坊的石庫門,並沒有重新規劃,只有部分整修補強,絕對是原汁原味。
看這大門上頭的門鎖,多威風。
在集合地點附近偶然發現的-貓屎咖啡,想要來一杯嗎?
田子坊完全保留了ㄧ個弄堂社區的樣貌,所以來到這裡,除了驚喜連連的個性小店和文創商品之外,還能體驗所謂的弄堂是個什麼樣的地方。融合了歷史與創新,就是田子坊的迷人之處。
(但是平心而論,台灣在創新與設計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。)
相關連結: